首次登录送50次查答案次数哦
对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应在( ) 。
A.前提方案控制措施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
B.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措施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
C.HACCP计划控制措施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
D.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控制措施组合实施之前以及变更后
有解析
当体系验证基于终产品的测试,而测试的样品未满足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时,受影响批次的产品应作为()。
A.不安全产品
B.潜在不安全产品
C.不合格产品
D.潜在不合格产品
根据 ISO22000:2018 标准 0.3.1 “过程方法 - 总则” 的内容,以下关于过程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过程方法仅需对单个过程进行独立管理,无需关注过程间的相互作用B. 采用过程方法的核心目的是提升组织食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C. 可通过采用 PDCA 循环及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过程整个体系进行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不良后果D. 为确保食品链中组织的有效沟通,无需明确组织自身在食品链中的作用和所处位置
患有下列哪种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
A.糖尿病
B.皮肤病
C.高血压
D.心脏病
ISO22000:2018标准要求组织保留( )的证据。
农药、兽药的残留是由()产生的。
A.加工过程
B.储藏
C.运输
D.初级生产
根据GB/T22000标准,抽样、分析和(或)其他验证活动证实受影响批次的产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危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时,可作为( )。
A.报废产品
B.安全产品放行
C.不安全产品处置
D.不合格产品降级
只要可能,应确定终产品中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确定水平应考虑( )。
A.顾客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B.对每种危害进行评估
C.食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
D.记录食品安全危害评估的结果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中定义,风险分级管理,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 )情况,按照风险评价指标,划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的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
A.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生产经营规模
B.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记录
D.以上都是
作为化学危害之一的天然毒素,下列不属于天然毒素的是( )。
A.河豚毒素
B.黄曲霉毒素
C.肉毒梭菌
D.组胺